谁是"应届毕业生"?
根据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》,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(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)未落实工作单位,其户口、档案、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,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(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)、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,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。
省市政策链接
指在应该毕业的年份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的学生。或即将毕业但还没拿到毕业证,处于实习或待业状态。
是已经毕业的学生,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期内,在此期间,毕业生可以享受和当年应届生同样的就业待遇,且部分省份规定不受是否签订就业协议、劳动合同、缴交社保等方面的限制。
以2025年国考为例,2023年、2024年未落实工作单位,其户口、档案、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,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(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)、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普通高校毕业生,可以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报考。
中央及国家机关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要求中,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的岗位,两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也可以报考。地方省属事业单位招聘中也有放宽应届毕业生报考要求的相关规定。
查看详细国有企业2026届校园招聘已于近期陆续启动,许多国有企业同时面向26届和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。今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6校招提前批招聘就面向26届高校毕业生和25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。
查看详细多省市在应届生身份相关限制放宽,这也意味着,在就业形势复杂的当下,毕业生将有更多时间积极求职,并且拥有更多试错的机会,可以合理利用择业期政策,为职业发展争取更多可能。
清晰的自我认知是树立目标关键。建议你一定要花时间去了解自己,回顾大学生活的经历,曾经参与过的实习实践,判断适合自己的求职方向。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参加企业实践、就业见习、政务实践、社会实践等职业体验活动,积累工作经验,也可参加职业技能培训,掌握一技之长,帮助自我筛选适合的职业。
了解更多建议在求职过程中,毕业生要不断汲取信息,多关注专业网站的最新校招信息,多与老师、学长、同学交流,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求职经验,能减少信息差,全面了解各类用人单位特点和需求,形成清晰的职业规划。深化对就业市场的认识并及时转变思想,提升个人技能以更好的与职业岗位相匹配。
了解更多建议毕业生择业期内,可以在公务员、事业单位、央国企等各类岗位求职。可以建立择业期时间表,关注公务员、事业单位的招录机会以及企业秋招春招补录、基层就业项目招募等窗口期,同时通过实习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。毕业生们还可以在新职业中学会成长、学会增能,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,成为新职业赛道的赢家。
了解更多建议编辑:刘晶晶 校对:周瑞广